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交建總工程師張喜剛到車陂隧道項目調研
- 2020/07/13 00:00:00
- 來源:二公司
- 作者:鄭漫悅
- 4187次閱讀
7月7日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交建總工程師張喜剛到四航局車陂隧道項目調研。中交集團院士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李文杰,中國交建項目管理事業(yè)部副總經理、總工程師李宗平,四航局副總經理、中交沿江高速項目總經理部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梁杰忠等陪同調研。
張喜剛一行來到項目海珠工區(qū)多媒體展廳,觀看了項目工藝片及沉管預制全斷面澆筑工藝片。隨后,張喜剛一行深入施工現場,察看了項目已完成主體預制施工的首批沉管,聽取了相關工作匯報,并就沉管隧道建設相關工藝、質量及安全管控等方面與項目員工進行了交流。張喜剛一行還與項目員工合影,對項目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安全、優(yōu)質、高效完成“6·30”節(jié)點(首批沉管主體預制施工)表示充分肯定及衷心祝賀。
在項目海珠工區(qū)會議室,張喜剛一行組織召開調研座談會,聽取了車陂隧道項目情況、沿江高速項目情況及沉管控裂分析報告等匯報,對車陂隧道項目的建設定位、目標和實施方法以及項目管理水平給予肯定。他表示,通過實地調研,車陂隧道項目讓人印象深刻:一是內河沉管工法在未來的沉管隧道建設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空間,項目實施對未來城市沿河兩岸隧道建設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;二是項目現場半工廠化管理措施效果顯著,從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推廣的機械化、工廠化鋼筋加工,到現在項目采用智能化鋼筋加工廠,實現了智能化建造的再次突破發(fā)展;三是項目沉管預制采用傳統干塢法與創(chuàng)新的全斷面澆筑工藝相結合,技術創(chuàng)新具有很鮮明的特點。他強調,車陂隧道項目管理和技術創(chuàng)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價值意義,為未來推廣應用打下堅實基礎,為后續(xù)項目發(fā)展提供了開創(chuàng)性思路;項目部要繼續(xù)做好后續(xù)工作,進一步挖掘、提煉、總結項目創(chuàng)新亮點,為后續(xù)沉管隧道項目提供寶貴的經驗積累。
中國交建科學技術裝備部,中國交建項目管理事業(yè)部,四航局技術中心,二公司、研究院,車陂隧道項目部、沿江高速項目部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了上述活動。